宋人语颜之曰“也足”。语余曰:“吾日左右于此君也,展膝袒坐,身足其荫;阒③而听之,簌簌然风,足于吾耳;耳清目开,脱然忘身,趣足于心,
f口不得喻。客能来者,觥筹时设,嗒然④相对,与我皆足。【丙】吾子之有好于是也,必为我
记之。”余曰:“子之言甚近于道,知道者有所适无所系,足乎己也,殆将焉往不足哉!”
今夫川岩之奇,林薄之幽,是逸者所适以傲夫朝市者也。晋甫释乎世俗丽之好而放情
乎诗书,处朝市之嚣杂而有林皋之趣,其于竹宜有契者。至夫轨尚超绝而又解其胶固,寄于
物而不系焉,视彼数竿,富若渭川之千亩⑤而有以自足,此吾所谓近于道者也。某之有意于斯
道久矣。把臂入林,晋甫其尚教之。
(有删改)
【注释】①峭衍:竹子随着崖壁伸展的样子。②箐(qì
g):山间的大竹林。③阒(qù):
寂静,空寂。④嗒(tà)然:物我两忘的神态。⑤渭川千亩:谓竹之繁茂。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恣目未已.
(2)然余向.之所欲
7.将下列虚词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使文章语意连贯。(3分)
A.辄
B.且
C.虽
8.下列诗句所咏之竹,与第一段所写美竹特点最为接近的一项是(2分)
A.近窗卧砌两三丛,佐静添幽别有功。影镂碎金初透月,声敲寒玉乍摇风。
(刘兼《新竹》)
B.蓊郁新栽四五行,常将劲节负秋霜。为缘春笋钻墙破,不得垂阴覆玉堂。
(薛涛《竹离亭》)
C.啸入新篁一里行,万竿如瓮锁龙泓。惊巢翡翠无寻处,闲倚云根刻姓名。
(陈陶《竹十一首其三》)
D.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郑燮《题画》)
9.用现代汉语生动地描绘下面文字所表现的情境。(6分)
吾日左右于此君也,展膝袒坐,身足其荫;阒而听之,簌簌然风,足于吾耳;良夕月流,
疏影交砌,反著壁上,层层如画,足于吾目。
10.朱晋甫为什么将亭子命名为“也足亭”?请简要回答。(4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3题。
剑阁赋(节选)
李白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上则松风萧飒
瑟飓,有巴猿兮相哀。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剑门(节选)
杜甫
f唯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11.李白、杜甫诗文(节选)在表现剑门特点时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12.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