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
作者:陈小玲来源:《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2019年第50期
【摘要】矫正不良品德,办法和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也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不断优化教育环境,更新教育手段,适时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思想教育,并且持之以恒,这样就会达到我们预期想要的效果,从而成功矫正学生不良品德。
【关键词】小学生;品德不良;道德意志;行为习惯;教育机智
品德不良是指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在一个班集体中难免会有部分品德不良的学生,而这部分学生对于老师在班主任工作及教学工作中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行为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艰巨任务,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积极配合。造成学生不良品德的因素主要有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失误、社会不良情境的干扰与支持和学生内部心里因素等方面的原因。
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具有的心里特,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考虑抓住他们特殊的心里状态、复杂的心里矛盾,只有这样转化工作才能行之有效。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矫正了许许多多品德不良的学生,记录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主要有以下五大途径。
一、对学生要有充分的信任和爱,消除他们的疑惧心理与对抗情绪
在实际中,由于品德不良的学生常常会犯错,所以他们收到的指责和惩罚多于表扬和鼓励,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老师的畏俱、戒备的心理。他们会认为老师不喜欢自己、看不起自己,所以对老师不好感,导致不喜欢老师,对教师的正确教育也常持之以沉默,采取回避或粗暴无礼的反常态度、面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求,先要感化,教师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入理入情方能动心。
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曾有这样的一位学生:该生是一位沉默少话,而又粗暴的男生,很少与同学争吵,但如遇到不快就动手打人,对于教师的批评常常有对立的情绪,不听教诲,同学们都不喜欢与他交朋友。一次,因为一点小事打了后面的一位女生,可就一直不肯认错。了解他的性格特征后,我从不与他正面对抗,每次他做错事,我会让他来到办公室先坐下来,给几分钟时间让他回顾刚才发生这件事的全过程,然后我轻声地问他:“对于刚才这件事你认为你自己的做法对吗?换做你是对方你会怎么想?”思考片刻后他不慢不紧地回答我:“好像不对。”听了这么一句,我松了一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