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审及案件宣判送达前均可再次进行调解。调解可参照民事诉讼调解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调解中应向当事人释明调解的权利、调解的后果、法律效力,以及与调解相关的事实、法律、司法解释等,并提出调解建议,促使调解协议的达成及履行。当事人自愿申请,且案件有达成解释协议可能的,可适当延长调解的期限。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达成调解协议并实际履行的,对被告人可酌定从轻处罚。
f第八条被告人被判处无期徒刑或以上刑罚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可根据被告人实际赔偿能力大小等因素,依法确定其所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查明被告人确无个人财产用于赔偿的,对被告人不判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九条因共同犯罪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应参照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确定各被告人所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大小,但未成年、自首、立功、累犯等情节不得作为认定被告人分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依据。第十条共同犯罪中,对先归案被告人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由先归案被告人赔偿被害人的全部经济损失。附带民事诉讼诉讼原告人对后归案被告人又另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生效裁判认定先归案被告人所应承担的全部赔偿总额范围内,由后归案被告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第十一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犯罪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没有订立书面雇佣合同,但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从事雇佣活动:(一)雇员依据雇主的授权或指示在其职权范围内所实施的行为;(二)雇员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范围内实施的与其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其他行为;(三)雇员为雇主利益实施的行为;(四)雇员使用履行职务的工具实施的与其履行职务有内在联系的行为。雇员在雇佣过程中,实施了与从事雇佣活动无关的行为,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责任由其本人承担。第十二条犯罪发生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居民户籍的被害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可按照城镇居民的赔偿标准计算赔偿数额:(一)被害人已在城镇购置商品房并实际居住;(二)被害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在城镇购置房屋,被害人在该房屋连续居住1年以上;(三)被害人已在城镇租赁房屋居住1年以上,并有稳定收入;(四)被害人在城镇已履行劳动合同1年以上;或被害人已连续交纳工伤保险1年以上;或被害人在城镇经商1年以上,且提供已缴纳相关税、费有效凭证的,均可认定其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五)公安机关核发的暂住证或居住证载明被害人在城镇居住1年以上;(六)有其他证据证实被害人连续1年以上的主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