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解析
作者:简超宗唐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0期
摘要:美国梦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始终贯穿于美国文学之中。差不多所有的美国作家都写过“美国梦”这一主题,但就描写的广度和深度而言,却无人能与菲茨杰拉德相匹敌。本文拟在从美国梦产生的历史背景、美国梦的性质演变、本质三个方面的基础上,解读菲茨杰拉德主要作品中的美国梦这一主题。
关键词:美国梦;破灭;本质
作者简介:简超宗,男,党员,暨南大学硕士,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唐鹏,男,党员,四川美术学院硕士,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教师。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01
一、美国梦的产生背景
美国梦是美国的民族精神和希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对美国人民很重要,它与人类普通梦想一样,本质都是为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期盼。美国梦的酝酿在美国被沦为殖民地时就开始了,当欧洲移民第一次来到北美洲这块土地的时候,带着强烈的宗教信仰,在异常困难的自然环境中拼搏、奋斗、生存、发展,希冀着人间天堂在他们的泪水和汗水中建立。同时,北美大陆也成为世界上其他无数穷苦人民向往的世外桃源,他们梦想能够在这片大陆里通过自己的勤劳、奋斗实现自己白手起家的梦想。精神上,执著的追求和对美好物质生活的期盼,就是我们大家通常所说的美国梦。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北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和认知逐渐形成,后来到如今,美国梦则成为美利坚民族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和民族精神。
二、美国梦的演变
自18世纪初期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梦”这种民族精神对美国物质、精神文明起到重大促进作用。200多年间里,美国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让世界其他国家望尘莫及。比如,原子能的发现与运用、计算机的发明和世界推广运用、航天工业等,这些成就都是北美人民对“美国梦”执著追求产生的结果。
到了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梦”开始渐渐演变,被贴上了堕落、负能量的标签,最开始的那种勤劳、朴实节制、奋斗执著等价值观念在很多美国人民心中慢慢变淡了,取而代之的是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享乐主义、拜金、浮华、堕落。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美国的广大青年意识到一战仅仅是资产阶级统治者和既得利益者为抢夺、争夺各自的物质、经济利益而发动的战争,但是这却给无数的美国家庭带来了灾难和厄运,这些年轻的一代觉得他们自己被利用、欺骗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