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作者中文名】【文献出处】金光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Moder
Chi
ese编辑部邮箱2006年05期期刊荣誉:ASPT来源刊CJFD收录刊感悟是一种能力,但它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培育的。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呢?一、书本中学习,体会中感悟。人类的心灵中有许多东西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前人或他人的心灵感悟的结晶文学经典,是我们用心体会、认真学习的典范。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由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想到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由自己的痛苦想到天下寒士的痛苦,表达了自己对天下寒士的无限关怀和美好愿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认为这还不够,于是又写道:“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只要能让天下寒士免遭风雨严寒的侵袭自己冻死也心甘。阅读时,我们自然会与作者这种推己及人的崇高感情产生共鸣,并且从中受到启迪。再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它通过一棵古藤被愚氓砍死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关怀,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他眼里,这棵古藤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着鲜活的生命,所以当古藤被无端砍死时,他的善良而敏感的心灵遭受了巨大的痛苦,“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多么沉重的悲哀。季老的感悟是深刻的真切的,更是独到的,我们在学习中要能够深切体会作者的这种心情,感悟着他的感悟,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另外,前人留下的名言、警句、俗语、成语,都是前人感悟生活和人生的结晶,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譬如,鲁迅先生有言:“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像这样的名言,应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认真的学习,反复的揣摩,细心的体会。二、日记中抒写,积累中感悟。写日记有利于提高人格修养,主要表现在对人的精神气质的深刻影响上。日记写多了,生活积淀就深厚了,情感也就会随之丰富起来。孔子要我们一日三省,日记不正是一种很好的反省方式吗?一天下来,我们做过那些事,哪些有意义,哪些没多大意义;哪些做得正确,哪些还需要改进,我们都要很好的自问。这样做,对我们心灵的净化,道德的提升都是极有裨益的,它能让你自省、自律,提高自我修养。另外,日记不应只单纯地记载当天生的事,还要将当时的感受和思考记录下来,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