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2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基础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9
f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②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③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热岛效应、大气污染严重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10
f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光热、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