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社会的认同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14分)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4
f组别东汉组
材
料
结
论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流。
宋代组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据朱熹《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晚清组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据孙家鼐等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请回答:(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1分)(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5分)(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8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
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分)材料二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
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
5
f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