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A.提倡维新变法C.宣传科学救国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10.从下面的书目看,严复的翻译主要涉及哪一领域
A.宗教文化C.社会理论
B.科学技术D.文学艺术
11.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
2
f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林则徐、魏源C.孙中山、章太炎B.康有为、梁启超D.陈独秀、胡适
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1938年3月,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三周年暨追悼抗日阵亡将士,毛主席亲自撰写一副挽联:“国共合作的基础为何?孙先生云: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抗日胜利的原因安在?国人皆曰:侵略阵线是和平阵线的死对头。”下列关于三民主义能和共产主义结成好朋友的主要原因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革命的、进步的B.孙中山先生吸取了革命屡屡遭受挫折的教训,接受中共的正确主张C.孙中山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确立三大政策,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国共两党面临的斗争对象、革命目标相同14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它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主要是因为它A.表达了对“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解B.阐述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C.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D.从理论上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15毛泽东的词《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理论的实践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B.新民主主义论C.人民民主专政理论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16.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