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t干涉和Mach一Zeh
der干涉技术进行色散补偿。
然而相对高的损耗和较窄的带宽限制了FabryPerot干涉技术的应用,对输入光偏振比较灵敏和带宽比较窄是Machzeh
der干涉技术的缺点。
下面将主要对色散补偿光纤DCF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DCG技术和光孤子通信技术做一简单的介绍、讨论。
色散补偿光纤色散补偿光纤的基本思想是让光信号通过不同的光纤段,这些光纤段具有不同的色散。
色散补偿光纤思想在1980年就已经被提出来了,然而,只有到了1990年光纤放大器的出现才加速了色散补偿光纤的发展步伐。
DCF主要有两种设计单模DCF和多模DCF。在单模DCF中,光纤的归一化截止频率V很小V≈1,大部分光纤模式都在折射率比较小的包层中传输,将产生D≈l00pskm
m的色散,最近,色散超过一200pskm
m的色散补偿光纤亦已研制成功。但是,单模色散补偿光纤的损耗很高α≈05dBkm,且由于其芯径比较小,相对地增加了入射光的功率,导致非线性失真严重。
f为了进免以上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双模色散补偿光纤,其归一化截止频率V≈25。
虽然这种双模DCF与单模DCF的损耗几乎相同,但可以增加几个量级的负色散参数约为-770pskm
m同时增加了补偿距离和补偿带宽。
然而,此种双模DCF还需要一个将基模转换为高阶模的模式转换器,结构复杂,增加了一部分介人损耗。
啁啾光纤光栅色散补偿所谓光纤光敏性就是在紫外激光作用下,纤芯折射率发生永久性的变化。
利用光纤光敏性和特定曝光方法,能够形成纤芯折射率变化的周期性结构光纤光栅。
光纤光栅是在线式反射器件。光纤光栅具有介人损耗低、对偏振不敏感、与普通光纤
接续简便、光谱响应特性光谱形伏、带宽、反射率、边模抑制比的动态可控制等特点。
光纤光栅在色散补偿中的应用如图2所示目前流行的光纤光栅制作技术主要有两种,即全息写入技术图3和相位掩模写入技术图4全息写人技术就是利用干涉仪形成的干涉条纹写人光纤光栅。
干涉条纹的间距就是光纤光栅的周期∧,∧λ2Si
θ2,而光纤光栅反射波长λ2Neff∧2Si
θ2,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两光束夹角来控制光纤光栅反射波长。
f为了得到良好的干涉仪条纹,所用紫外激光需要保证有一定的相干长度,同时在曝光过程中精确保证整个干涉仪稳定。
因此,必须仔细设计整套的干涉仪写入系统。否则,尽管这种方法使用灵活,缺乏良好的稳定性也终将导致其难以适合批里生产。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相位掩模写人方法。相位掩模本身就是一个在石英衬底上刻蚀的光栅,通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