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机床。2能正确选择工件的定位及装夹方式,了解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f教学重点和难点:1.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工件表面成形方法。2.工件表面成形方法与机床运动分析。3.机床传动链的分析与计算。4.六点定位原理;常用定位元件限制的自由度;夹紧力的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常用金属切削刀具的种类、用途及特性。2.了解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3.掌握工件表面成形方法与机床运动分析。4.能分析传动路线并计算主轴转速和级数;能分析计算传动链的运动平衡方程式。5.了解CA6140车床的组成、结构及工艺范围,掌握CA6140车床主运动传动系统。6.了解孔加工机床与刀具;刨床与插床;铣床与铣刀;磨床与砂轮;齿轮加工机床与齿轮刀具。7.机床夹具。(1)了解机床夹具的相关概念。(2)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包括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过定位、欠定位)。(3)掌握工件定位方式及其定位元件及结构,包括平面定位、圆柱孔定位、外圆柱面定位和“一面两销”定位等。(4)掌握工件的夹紧方式,包括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的确定原则。(5)了解机床夹具设计方法。第四章机械工艺规程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机械加工的基础理论和知识。2掌握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如何采用经济有效的加工方法,合理地安排加工工艺路线以获得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基准的选择;尺寸链和工序尺寸的确定。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了解机械工艺规程的基本内容,工艺规程的作用及设计步骤。2.了解零件制造的工艺过程。3.掌握定位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
f4.掌握加工余量的确定;尺寸链和工序尺寸的确定。5.熟悉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的制订。第五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控制教学目的:通过研究零件表面层在加工中的变化和发生变化的机理,掌握机械加工中各种工艺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并能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加工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满足表面质量的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1.机械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2.机械加工精度与加工质量的关系。3.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2.3.4.了解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了解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掌握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了解机械加工后的表面质量、粗糙度,了解影响加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学会分析研究加工质量的方法,掌握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工艺途径。
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