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胸膜磨擦音的,并能进行正确操作的(2分);
一般在胸廓前下侧部用手掌容易触及胸膜摩擦感。7、胸部叩诊(7分)
(1)间接叩诊时手指动作、方法、顺序正确(4分);叩诊顺序:前胸→侧胸→背部;方法:以左手中指为板指,平贴肋间隙,并与肋骨平行(叩肩胛区可以与脊柱平行),用右手中指指端叩击板指第2节指骨前端,每次叩23次,力量需均匀,轻重适当。
(2)直接叩诊手指方法正确(1分);将24指并拢,以其指腹对胸壁进行直接拍击。
(3)会叩肺移动度者(2分);首先叩出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然后嘱受检者深吸气并屏住气,同时向下叩肺下界,做一标记,待受检者平表呼吸后再嘱其作深呼气并屏住气,再叩肺下界。两者之间的距离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值为68cm。
8、胸部听诊(7分)(1)听诊方法、顺序正确(3分);取坐位或仰卧位,口微张开保持呼吸均匀,顺序:肺尖开始,由上→下、从前胸→侧胸→背部,应左右、上下进行对比。(2)能表述听诊(肺部听诊)四种主要内容(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罗音、胸膜磨擦音)(4分);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异常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增强或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粗糙性呼吸音、断续性呼吸音)、罗音(干罗音、湿罗音)、胸膜摩擦
专业专注
f
音(呼吸时脏层与壁层胸膜摩擦的声音)。9、心脏视诊(7分)
(1)心脏视诊方法正确(3分);被检者取坐卧或仰卧位。
(2)能讲出心脏视诊主要三个内容,并能指出其部位(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4分);心前区隆起→心包积液;心尖搏动增强→左心室肥大、甲亢;心尖搏动减弱→心肌炎、心包积液、左侧胸腔积液。
10、心脏触诊(7分)(1)触诊手法正确(3分);(右手全掌→手掌尺侧→示指或中指指腹)置于被检者心前区,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及有无抬举性。(2)能在心尖搏动区及心前区正确进行触诊(2分);(3)能提到触诊可触及震颤、心包磨擦感的(2分);震颤(如猫喘)、心包摩擦感(常在第4肋间可及)。
11、心脏叩诊(7分):确定心脏大小、形状、位置。(1)叩诊方法、姿势、力量正确(4分);以左手中指作为叩诊板指,平置于心前区叩诊部位,坐位时板指与肋间垂直,卧位时板指与肋间平行,以右手中指借右腕关节活动叩击板指,清变浊来确定心界,顺序:左界→右界,由下→上,由外向内。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逐个肋间向上→第2肋间,并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