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意图:(1)介绍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学生加强了对数学史的了解,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3)通过让部分学生搜集材料,展示材料,既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效果:学生热情高涨,对勾股定理的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感到自豪也有同学提出:当代中国数学成就不够强,还应发奋努力有同学能意识这一点,这让我喜出望外
第六环节:回顾反思提炼升华
内容: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师生共同畅谈收获
目的:(1)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教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并进行总结;(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效果:由于这节课自始至终都注意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学生谈的收获很多,包括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中蕴含的数形结合思想,学生对勾股定理的历史的感悟及对勾股定理应用的认识等等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课堂延伸
内容:教师布置作业1.习题1.21,2,32.上网或查阅有关书籍,搜集至少1种勾股定理的其它证法,至少1个勾股定理的应用问题,一周后进行展评意图:(1)巩固本节课的内容(2)充分发挥勾股定理的育人价值
六、教学设计反思
1设计说明勾股定理作为“千古第一定理”其魅力在于其历史价值和应用价值,因此我
注意充分挖掘了其内涵.特别是让学生事先进行调查,再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既加深了对勾股定理文化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勾股定理的验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
f这一难点,我设计了拼图活动,先让学生从形上感知,再层层设问,从面积(数)入手,师生共同探究得到方法1,最后由学生独立探究得到方法2.这样学生较容易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2教学建议
如果学生的程度较好可以按照本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且可以把分层练习中“知识拓展”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如果学生程度稍差,可以舍弃第三环节以及第五环节中的(2)(3)两个问题.而把分层练习中“基础训练”作为课堂过关使用.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