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应考策略探析
语文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2008年它出现在中考中的比例占到85%以上,比2004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在试卷中的比重也由2004年的平均5分增加到2008年的平均lO分。那么,中考复习应该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呢笔者试图结合自身的实践和探索思考,谈点粗浅的看法和建议以期能抛砖引玉。一、研究考查目标。明确教学思路不少教师对综合性学习所采用的复习方法仍然是“题海”战术,搬来中考试卷不厌其烦地又练又讲,却忽略了对命题依据和意图的研究,致使学生陷于迷途,到头来一头雾水,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以试题为中心,对学情置若罔闻,造成无的放矢,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应从研究“课程目标”“评价建议”人手,明确测试目标要求,再去分析综合性学习在中考试题中所呈现的基本形式,如材料话题探究、活动设计、名著阅读、语境表达、情境体验等类别,并分析不同类型试题设置的角度和测试的目标及其体现了“课程目标”“评价建议”的哪些要求。之后应对学生现有能力和水平进行诊断,摸清并分列难点类型和薄弱环节,从而为明确复习方向、突出训练重点、制定复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必要前提,使我们的复习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切中肯綮。二、总结活动经验教训,提炼规律方法1总结分析活动开展和选题设计的成败得失。首先,要丰富社会生活知识,引来源头活水。从中考试卷中可以看出学生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视野狭窄、社会知识缺乏。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显得捉襟见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生活语文的理念。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是紧密结合的,要引导学生去观察、体悟和发现:要关注社会焦点热点,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自然、社会、节日习俗等多种资源,增加知识文化积淀。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每日新闻播报”“每周国内外大事述评”“节日日记与习俗探究”“地方名人胜迹寻访”等内容的交流展示活动,为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开辟了有效途径。其次,要精选材料与话题。要改变教师在活动选题方面的主观、片面倾向,重视趣味、家乡、家庭、学校话题,还要关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生情感、心灵话题。而能否选取具有含金量、多元性的话题材料是能否设计出理想题目的基础和关键,决定着试题质量的高低。例如2008年山东省中考第6题:为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国务院办公厅决定,从2008年开始。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等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