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采条件复杂、煤质较差,综合利用价值不高,而中西部地区相对集中,与经济发达程度呈逆向分布的特点。这种逆向分布特点,使得煤炭生产地区位远离用煤量较大的市场,运输成本又成为制约煤炭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f3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长期受传统工业经济发展理念的制约,煤炭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加之“有水快流”、急功近利的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采主弃副,导致资源极大浪费。据,我国煤炭资源回收率平均不到40,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50的水平。对于煤炭开采中排出的“三废”即煤层气、矸石、矿井水,利用重视程度也很低。据,全国瓦斯排放量超过150亿m3a,抽放率仅为20;矿井总排水量在45亿m3a,净化水利用率约为40;煤矸石地面堆积约45亿吨,并且每年仍以35亿吨左右的速度增加。
回采技术落后,加之认识程度不足,严重破坏了煤炭资源的整体可采性。
煤炭资源在长时期的大开采后,对采空区的处理是土地直接塌陷,加上煤矸石大量堆积,造成了大型矿区、煤炭资源城市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引发许多自然灾害,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这种破坏必然会造成外部不良经济状况日益突出,进而使得煤炭产业区以及煤炭产业自身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影响煤炭产业与以此为主导产业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据调查测算,井下每开采万吨原煤造成的土地塌陷,少的有0033公顷,多的达0533公顷,平均一般为013302公顷。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均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f《矿业生态学》一书中作者对各工业部门的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对比,其结果如表1所示。若以5、3、1、0分分别代表强烈、中等、轻微、无影响四级予以定量分析,其结果是,采掘业对生物圈要素的影响最大,其严重程度总分31分,其次是化工,总分21分。可见,以采掘业为主导产业的煤炭城市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受到危害最大。
4属于高危行业
煤炭开采可分为矿井开采和露天开采,露天开采的煤矿在总资源量中的比重是衡量开采条件的重要指标。据,我国煤层埋藏较深,已划归和可以划归露天开采的矿区主要有13个,储量约为41243亿吨,仅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41。煤炭开采主要以矿井开采为主,其开采条件的优良与煤矿中瓦斯含量成反比,恶劣的开采条件不仅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同时也增加了开采的难度,因此煤炭开采过程中危险性较大。尤其对于一些中小煤矿,由于管理不善,片面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生产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突出,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导致瓦斯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