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思想道德修养是以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个体的人生实践,是人生自觉地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现象的修身养性,不是排斥教育的自我封闭,也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自我锻炼,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
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是社会中最为活跃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他们年轻热情、精力充沛,感知敏锐、积极进取,思想活跃、富于想象。历史经验证明,在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青年中的优秀知识分子总会成为扬弃乃至创造新的经济文化、道德观念和精神文明的先锋。我们应看到,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是正在伏案求学的学子,他们还将是未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不仅仅应当是未来先进生产力的脊梁,他们还应当是先进文化的继承人和建设者。因此,认真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伦理状况,对于正确认识即将成为国家栋梁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精神面貌,及早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以便提出对策加以解决,对于在高等院校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对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级人才,对于开创民族复兴伟业,再造华夏辉煌历史无疑有着重要意义。关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
一、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思想道德目标呈现出自我化如何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最能反映一个人思想道德状况的主要内容。调查显示,大学
生在校学习动力的来源,有473的学生认为“为谋求自己美好生活”,高于认为“报效国家”的学生比例13个百分点。大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动机中“信仰共产主义”、“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让位于“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而择业标准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与“服从国家需要”二者之和所占比率不足10,“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却占317之多。有些大学生对奋斗目标不甚确定,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者走向思想空虚、人云亦云、玩世不恭、游戏人生。在实现人生目标方面,贪图安逸,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甚者意志薄弱、生活懒散、随波逐流、自暴自弃。2思想道德标准呈现出多元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能够以社会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是非标准,但是也有人从实用主义出发,奉行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是非观念淡薄,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作为判断的标准,这种现象在近些年来青年大学生的许多调查中也明显表现,可以看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