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代煤”工程。在热力管网未覆盖且没有其他可用资源的区域,采用多种形式优先利用蓄热电锅炉、电热膜、蓄热电暖器等电取暖设备,依据水源、气温和土壤条件,科学使用空气源、水源、地源热泵取暖,发挥电能高品质优势,充分利用低温热源热量,提升电能取暖效率。居民用户户表以上、行政企事业单位变压器以上配套电网建设改造由县供电公司按市、县两级确定的“煤改电”任务,核实工程量并组织实施,扩容容量达到煤改电采暖要求。户内电采暖设备购置所选设备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牵头单位:工信局,责任单位:相关镇办)(三)推进“以气代煤”工程。稳步推进天然气供暖发展。在气源充足、具备条件的区域采用燃气锅炉房、燃气壁挂炉等方式有序推广天然气供暖。天然气公司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设计施工,加快推进乡镇气化工程。住建局、相关镇办合理布局配套设施建设。户内燃气采暖设备购
f置所选生产企业和设备须符合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的规定。(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相关镇办、天然气公司)
(四)积极发展新能源供热。加快推进农林生物质热电、垃圾发电、天然气、光热、分布式能源站等新能源供热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建设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供热、土壤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新能源集中供热项目。在有条件的地区,依法依规积极推进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和电力互补供热方式,实现多能互补、灵活供暖。(牵头单位:县发改局,相关单位:县住建局、财政局、国土局、农业局、水务局、供电公司)
(五)逐步扩大“禁煤区”,推动煤炭消费减量等量替代。所有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的农村严禁各种形式的原煤散烧,打造“无燃煤村”,并根据中省市相关规定逐步划入“禁煤区”范围,确保环境空气质量有效改善。(牵头单位:县环保局,责任单位:相关镇办)
五、完成时限各镇办于X年10月31日前完成冬季清洁取暖各项任务(详见附表)。六、保障措施
f(一)多方筹措清洁取暖资金。有效利用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以及备用资金等渠道,通过奖励、补贴等方式,加大对清洁取暖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实施“双替代”的居民用户,开展设备一次性补助和运行补贴,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监管。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扶持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支持清洁取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发展多种方式的清洁能源供暖。(责任单位:县财政局,相关单位:环保局、发改局、税务局)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