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低年级应用题初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应用题的教学,要借助儿童熟悉的事物、图片,启发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的思路,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解答方法。”这是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为应用题教学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学数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应该抓好三个方面:
一、学生口头解应用题的培养数学语言是数学内容,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载体,数学教学离不开数学语言的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口头解应用题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要培养学生口头解应用题的能力,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具演示、操作实践,创设情景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情不自禁地进行说的活动。如教“简单应用题”时,用各种颜色的图片演示小汽车,同学们看到各种色彩的汽车,个个情绪高涨。然后老师要求他们数一数,共有几辆汽车?接着要求学生拿出同样多的圆片(代表汽车),让学生看汽车图片移走几辆汽车,学生也跟着移走几个圆片,边操作边说出移走的数量。当学生的兴趣引发后,要求学生想一想应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纷纷举手说:用减法计算。最后让学生把计算过程用口头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从实际上解答了这道应用题。又如教“简单计算(元、角、分)”时,教师出示实物羽毛球和皮球说:“买一个羽毛球要用2元,买
f一个皮球要用15元,买两种球用去多少元钱?”让学生分析,买两种球用去多少钱?就是把买羽毛球的钱和买皮球的钱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在这基础上,让学生用口头表达,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这样通过口头表达把感性知识变为自身的解题能力。
二、培养学生说理能力低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在整个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还要重视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通过训练学生说“思路”,以进一步强化认识数量关系,从而清晰地了解解题途径的过程。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认识语言文字不多,而且对应用题的算理很难说准或说不成一句完整的话,原因是对数量关系不熟练。在第一册教“求两数相差多少”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应用题的结构,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然后分析数量关系。如“苹果有15个,雪梨有8个,苹果比雪梨多几个?”让学生说出是什么与什么比较(苹果和雪梨),什么多(苹果),要我们求什么(苹果比雪梨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