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至800万两白银。
晚清(18401912)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4年)
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体现为“半殖民地”特征,由于新的阶级力量尚未产生,农民阶级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经济上,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f合肥一中
历史组
时段划分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与社会生活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以“自强”和“求富”为旗号。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代表: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主要是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文化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出现。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内容: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来源学科网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晚清(18401912)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18641894年)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公开勾结起来,中外基本上维持“和局”。清朝统治集团中分化出洋务派,他们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古老的中国走出了“器物变革”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
、
f合肥一中
历史组
时段划分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帝国主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