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图
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关键字:王羲之草书草书平安帖著录嘉靖二十年0550作者:佳言20101114
▲王羲之《草书平
安帖》
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无疑是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最为重要的一件拍品。王羲之在书法界的地位可以说是古今独步,无人超越,其作品古往今来均是人们梦寐以求的藏品,乾隆帝盛誉本帖“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堪称顶级藏品。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著名丛帖《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9行,后被一分为二,即将于中国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4行,41字。
据悉,此帖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御题两次,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经考证,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其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此后这件作品入明初收藏家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认定为唐人所摹,后此帖归其长子文彭所有。万历年间流入北京,被王世懋、孙等发现。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家凤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之后被收入内府。
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于世,高古的精摹本历来被当作真迹看待。《草书平安帖》久享盛
f名,历代鉴赏家对其年代多有研究,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其珍贵性不言而喻。此次现身中国嘉德秋拍,势必成为秋拍季的关注焦点。
除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之外,此次嘉德秋季拍卖会还有4件清宫旧藏、《石渠宝笈》著录藏品亮相。其中,郭熙《双松图》曾为民国大总统徐世昌所藏,又曾在新中国成立前日本东京举办的《唐宋元明清名画展览》中展出并出版,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名件。虽未必是郭熙所作,但画面双松矗立,气势雄伟,尺幅巨大,保存尚佳,是震人心魄的一件高古巨制。文征明《行书西苑诗》册《西苑诗十首》为文征明五十余岁在京师作待诏时所作,应是颇为得意之作,之后一再书写,此册作于80岁,依然俊爽娴熟,气定安详,看不到常人的老态,令人惊叹,曾经明代大藏家项子京所藏,后入清宫,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近代则为钱境塘所得,是传承可靠的作品。陈栝《墨花卷》是一件乾隆皇帝十分喜爱的明代作品,乾隆自书诗10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