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答案】D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有这几个方面:(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2.《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A.描绘上是一致的B.形式上是一致的C.风格上是一致的D.主题上是一致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史记》的记载和汉画像石的描绘不完全一致,《史记》的记载相对比较详细,而汉画像石只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瞬间,故A项错误;《史记》是通过文献记载,汉代画像石是通过图像形式表述,描绘形式不一致,故B项错误;《史记》站在官方立场,汉代画像石从民间立场,风格不一致,故C项错误;两则史料都是描述荆轲刺秦王的史实,内容一致,故D项正确。【考点定位】史学研究史料解读史料的使用【名师点睛】史料根据使用价值又可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间接资料)。在历史资料研究
第1页共20页
f中,无论是文字的、实物的资料,凡是有当事人或亲历者根据亲身经历写成或叙述的资料都可成为第一手资料。
高考中常出现的传说、竹枝词和话本等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但使
用时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3.《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这里
“水车”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