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有特定指代,鳏寡,指失去配偶的人,孤独,指幼年丧父。B.御史,官职名,春秋战国时期掌文书或记事,秦开始成为有监察性质的官职。C.鸱尾,即鸱吻,是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装饰性的物件设计。D.乘舆,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也指皇帝用的器物,文中代指皇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恭之结交名士,怀有远大志向。他学识渊博,广涉经史典籍,结交俊杰;他认为人应做到达则显身扬名,穷则各寻其志,曾毛遂自荐做御史。
fB.高恭之为官尽责,不畏权势豪门。他出使相州时,前刺史李世哲做了许多违法乱纪的事,高恭之不顾李世哲父亲的尚书令身份,仍依法对其进行了严惩。
C.高恭之任人唯贤,注重利国利民。担任御史中尉时,他所选用的御史都为当时的知名人士;看到社会铸钱弊端,提出具体措施并被采纳,最终于公于私均获公平。
D.高恭之尽忠辅上,深受皇帝信任。当元颢逼近武牢,他请求皇帝北行,得到同意;皇帝没因寿阳公主怨恨告状而处罚他,坚信他执行公务,正直为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道穆绳纠,悉毁去之,并表发其赃货。(2)可令道穆总集帐目,并牒儒学之士,编比次第。(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暮秋扬子江①寄孟浩然刘虚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②。寒笛对京口③,故人在裹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注】①扬子江:长江。因古有扬子津渡口而得名。扬子津南对京口。②越乡:此处是对东南地区的泛指。③京口:古城名,今江苏镇江市。14.下列对这首诗歌相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理解和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首句“木叶纷纷下”化用“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纷纷”二字,突出了落叶之多,切合题目的“暮秋”节候,用词生动、准确。B.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极其形象的秋江暮景图,暮色苍茫,江水空明澄澈,林山暮色相融相依,江天相接,余光映照,一片青苍,以乐景衬哀情。C.五、六两句写作者临江眺望愈久,暮色愈浓重,凄紧的秋风,澎湃的水声,从视觉、听觉、嗅觉方面使人产生愁绪,“久”“长”反复感叹,更加强了这种愁绪的沉重感。D.七、八两句写江上升起一轮明月,皎洁明亮,江面漂浮一叶孤舟,月照孤舟,诗人想起自身仍羁旅越乡,不免想起家乡之月,故乡之思涌上心头。E.全诗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