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二者的作用和职能是不同的。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就是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加有效的政府治理。(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标志着我们对基
2
f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观点。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经
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
一条基本原则。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和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任何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