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法教学大纲《国际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课程代码:0课程负责人:罗世荣
二、学时和学分:32学时,2学分三、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四、适用专业:法学专业五、使用教材:余劲松、吴志攀编:《国际经济法》(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六、参考书目:1、王传丽编,《国际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吴益民编:《国际经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日)中川淳司、清水章雄著:《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曾华群著:《国际经济新秩序与国际经济法新发展》,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5、韩立余著:《国际经济法练习题集》(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版。6、韦经建著:《国际经济法案例教程》(第二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参考法规和国际公约、惯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4、《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5、《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6、《海牙规则》7、《维斯比规则》8、《汉堡规则》9、《华沙公约》10、《蒙特利尔公约》11、《跟单信用证统一管理》12、《托收统一规则》13、《服务贸易总协定》14、《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5、《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七、开课单位:人文学院八、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国际经济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旨在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一门新兴的法学学科,涉和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各国民商法等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法学学科。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学习与研究国际经济法,首先要理解和掌握国际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其次就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国际经济立法与实践,特别是我国涉外经济立法与实践中所涉和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税收和国际贸易争议解决中的各种法律问题。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用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与现象,充分调动学生观察与思考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以法学的思维模式和角色意识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九、课程的基本要求:
1要全面、系统、准确讲述它的基本理论和各个领域具体的法律原则、制度和规则,并且在讲述中要联系有关案例和我国的实践,使之既符合学科的原貌,又易于理解和接受
2、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国际经济法学实践性很强,教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