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往往习惯于自己说话让孩子听话。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要注意把说话的机会留给孩子,特别是内向的孩子,家长更要予以重视鼓励孩子多说话。家长不能因工作忙忽略与孩子的思想交流。当孩子说话时,家长应认真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2、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对孩子宽容好还是严格好,并没有一致的意见现实中家庭教育失败的教训往往过分宽或过分严。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寡
f爱。家长要明白这样的道理,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家长的适时表扬比其他物质奖励更能帮助孩子养成好品性,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第二、要重视孩子习惯的培养。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所以,从小就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本学期,我校把低年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切入点,以“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从细节抓起,老师们把每一个习惯的培养都当做课题去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每周写一两篇观察日记,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一二年级学生不再布置书面的家庭作业,没有了书面作业,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十三岁以前是孩子记忆学习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语言文字学习的最佳时期,更是儿童文化素养、高尚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于是,我们学校制定了读书计划。让学生每天都有诵读的内容,每周背一首古诗。不求理解,只求熟读。读多了,他就会背;背多了,便成为他一生的智慧财富。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孩子诵读经典不止使孩子进步,家长也跟着一起进步。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奖还没有一个中国
f人能拿到。究其原因,是中国人才缺乏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于是,我们让学生在家帮家长做家务,进行小制作等,这就增加了他们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六一”期间,我们将组织诵读比赛活动,让孩子的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示,届时,我们将邀请部分家长来参加。
第三、家长要不断提升自身形象。
孩子从来都不是输在起跑线上,确切说,要输也是输在父母自己手中……孩子的一切毛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