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郎眼:电商业的冷思考》观后感去年(2014年)天猫销售额达到571亿,今年天猫销售额突破900亿,并且把双十一做成了购物狂欢节。在这样的背景下,郎先生讨论了网购这个业态,其实在中国是不健康的,它之所以火热,来源于对手实体店家的高税收、高租金的限制使得实体店竞争力不足。“不是电商太强,而是对手太弱”。再者,对比美国的实体零售和其网购,实体店的价格反而是最低的,电商弥补的是实体店的地域限制,如给美国农村地区的购物带来了方便,但它们的业态是和谐的,网购并不挤兑当地的实体店。而中国西藏尼玛地区的数据则不是,电商业严重挤兑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而好的业态是什么呢?郎教授和电商方面的专家都倾向于将大型规模经济的企业和电商结合起来,把品质做高,把价格降低。他们提到了万达对于电商的构想以及国美和互联网企业的结合。第二,电商龙头淘宝自身生态系统中也有问题。天猫上1的企业占据了90的销售额,真正在做品质的中小商家可能并没有赚到钱。双十一井喷式的购物狂潮,也部分被贡献于之前的沉寂。研究表示消费者很少点开搜索的第三页,流量和广告的费用贡献了阿里57的财报。但也有好的一面,淘宝会自发推广做得好的自品牌。但是生态系统还需完善。第三,电商物流的包装是个巨大的开销和对资源的不节约,长此以往,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会让人堪忧。电商对于实体经济的挤兑带来的失业也是个严重的问题。尤其在中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虽然有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人们自己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然而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回顾了节目内容,再反观几天前的2015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91217亿,经常出现在淘宝首页的大店铺果然占据了销售排行榜的前列。而加入了双十一晚会这个文化因素,使得人们对于双十一的热情更加高涨。支付宝在线下实体店的推广也从最开始的便利超市到各种小商铺都支持。智能手机带来的电商热潮背后真正的实体店困境,仍然没有缓和。希望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政府的作为。比如郎教授所说的,降低税收。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