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增加产假三个月,但减免三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三)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四)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五)农村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为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办理养老保险。农村安排宅基地,对独生子女父母应当给予优先和照顾;(六)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扶持独生子女家庭发展生产。第一胎生育双胞或者多胞的夫妻,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享受前款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奖励和优待,但只享受一份独生子女奖励待遇。
第二十二条
已婚育龄夫妻按照规定可以生育第二个子女,但书面表示不再生育的,由各
自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并给予每人不少于500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二十三条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致使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或
者收养子女的,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所在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每人不少于5000元的一次性经济帮助。
第二十四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独生子女父母的老
年保障制度和措施。本市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障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资金、技术、
培训等方面的支持和优惠;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扶贫项目、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
f第二十六条
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推行计划生育的奖
励、优惠政策。
第二十七条
本条例规定的奖励费发放和经济帮助的具体办法,由市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
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五章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第二十八条
本市建立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婴
儿的健康水平。
第二十九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综合利用卫生资源,建立健全由计划生
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组成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改善技术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第三十条
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针对育龄人群开展婚
前教育和优生指导,对已婚育龄妇女开展孕情检查、随访服务,承担计划生育及生殖保健的咨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