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月14日
3
f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500字,可加页)
我们对原有的计划书进行调整突出幸福教育主题,在培养习惯中形成秩序;在教学活动中丰富体验;在幸福生活中学会分享;在全课程育人中实现成长;这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围绕一个核心,突出二个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实现四个目标”来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围绕一个核心:即围绕“全课程育人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立足幸福教育。突出二个领域即突出教育教学领域和德育领域抓好三项重点即教研活动、师德建设、和校本课程。实现四个目标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质。我们的创新之处是,不完全照搬国家学生核心素养,而形成符合我校实际的核心素养体系,并在全课程领域推进实施。我们调整了研究思路:1确立适用于我校的核心素养体系2围绕核心素养开发课程体系3围绕核心素养改进教学方法4提升教师素质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5通过评价改革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方法
课题负责人签名:
五、所在单位意见
2016年10月14日
同意
盖章
2016年10月14日
4
f六、开题报告(要点为,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
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学生核心素养校本化实施的实践研究一、本课题的界定
核心素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微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指标和必要保障。
校本化:就是学校依据本地区、本校以及师生的实际需求,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核心素养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地域的特点和需要而进行教育与教学。二、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1国内研究状况述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也应该作为开发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标准。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我国建立教育质量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在国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必须达到的能力素养,也是我国教育领域与当前倡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国际教育改革形势相接轨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能够促进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