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013年上学期《幼儿教师口语》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1“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等到工作中口语运用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声调指音节的高低升降变化,其变化主要决定于调值。3幼儿教师口语与其它类型的教师口语基本相同中,在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启发性、激励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形象性、生活化、结构简化等三个特点。4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将德育因素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教学活动中,这种渗透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是民主性原则、肯定性原则、浅显性原则和针对性性原则。5肢体语言的内容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知识”,“冲入”的声母都是翘舌音。(×)2普通话中卷舌韵母有4个,用zhi、chi、shi、ri表示。(×)3学前儿童心理脆弱,纠正其错误时,不可用批评语。(√)4小王在倾听时主要是听说话人所说的字词内容,很多时候错过了说话人通过非语言手段所表达的意思,他的这种倾听属于假意倾听。(×)5“听”与“倾听”是一回事,都只要用耳朵接收别人传达的信息即可。(×)6“这一问题老师也不懂,谁来说说怎么回事,我们为他鼓掌!”这一评定语用的是激将法。(×)7表扬语与激励语都是对幼儿良好的思想行为或表现予以肯定,二者没什么区别。(√)8“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也要把“教师口语”课程学好。这一句话错用了关联词,应把“尽管”改为“不管”。(√)9思维与语言要同步,否则会发生思维超前与思维滞后的问题。(×)10老师如果思维超前就会造成表意上的空白,形成教学口语的停顿、断断续续、语速迟缓等不良现象。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既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被动的,是对环境变化的应答性的反应。2肢体语言:是以说话人的身姿、手势、表情、眼神来传递信息、诉诸听话人视觉的一种无声语言。3“女国音”:所谓“女国音”是指在一些年轻的女性中,在声母舌面音j、q、x与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拼时,把发音部位前移,发成近似于舌间前音zi、ci、si,或非常靠前的ji、qi、xi的现象,即所谓的“尖音”。由于女性居多,因此称这种女学生特有的读音为“女国音”。4非语言沟通:是指用语言以外的,即非语言符号系统进行的信息交流。这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种形式一般表现为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