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观察过,其实绝大多数人上课或开会记的笔记都是乱的。不信你翻翻自己的笔记本。过一段时间回过头去复习,看着断断续续的潦草笔迹,可能想不起什么,大大影响学习质量。和大家分享在美国最流行的记笔记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大家受益。知乎上曾有人发问,“持续每天看知乎8小时是不是一年之后就能知识丰富、思维清晰?”大家踊跃回答,而且答案出奇地一致:看知乎8小时不行,如果是坚持写知乎答案8小时倒是有可能知识丰富、思维清晰。光靠被动地接收信息而不去主动地吸收信息,那知识、能力、思维都统统与你无关。这就是思考与不思考的区别。光听课不记笔记,或者只是机械地记笔记,也是一种不思考的走马观花。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属于记忆力一般的平凡人,所以往往那些我们以为当时听懂了的内容,如果没有落实到笔记上,其实大部分会很快被忘记。而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仔细分析,有条理有逻辑地记录下来,课后再根据笔记进行复习,实际上是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我想我们很多人都听老师、家长、周围的朋友说过这样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讲的也是记笔记的重要性。今天,我就介绍五种最常用的记笔记方法,每种都各有适用的情境,供大家参考选择。康奈尔笔记法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康奈尔笔记法。这种笔记法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由康奈尔大学教育学教授WalterPauk首创的,详细的操作方法被写入了教授的一本畅销书HowtoStudyi
College。后来这种笔记法被美国中学生和大学生广泛使用,简称为康奈尔笔记法。如何使用:1首先把页面分为两列,较窄的一列置于左端,较宽的一列置于右端。一般来说,右列是左列的两倍宽。然后在整个页面的最下面留出大概5、6行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一共划出了三个空间。2记笔记时,在左端较窄的列里记录关键词或者相关的问题,起到帮助掌握大框架的提示作用;在右端较宽的列里记录与关键词或问题相对应的内容,要尽量简洁明晰;最下端的空白处不需要在课堂听讲时使用,而是在听完课程后的24小时之内完成,主要用于根据笔记内容进行总结,帮助记忆和理解。3在记录笔记时,如果关键词或问题不明确,可以先记录右端的内容,然后在整理笔记时归纳对应的关键词或问题。4在复习时,把右端的列遮挡起来,仅根据左端列里的关键词和问题来进行回忆,试着复述出全部内容。举例:下面的例子是物理学中物体三种形态的笔记,左端记录的是三个关键词“固体”、“液体”和“气体”,右端则对应地记录下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