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摘要:近年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日趋严重,构建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建议大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规定商业银行贷款总额中对农村贷款的最低比例,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的支持力度,赋予非正式金融合法地位,引导其规范发展。关键词:农村金融合作金融金融政策在“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扩大内需为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把农村看作扩大内需的主要市场。如何让农村的消费“火”起来核心的问题在于增加农民收入,这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支持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地发展,大幅度改善“三农”问题。与工业生产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一样,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元经济”结构比较突出的中国,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
f济以及解决“三农”问题,能否主要依托商业性金融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大商业银行县以下机构急剧萎缩,未撤并的基层网点从农村的“抽血”远大于“输血”,这表明农业和农村越来越被商业性金融“边缘化”,农民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得不到满足。笔者认为,必须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重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合作金融的主导地位,才能把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金融支持落到实处。一、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严峻现实近10年来,面向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它们共同形成了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在上述正规金融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民间借贷一直或隐或现地填补着资金需求的短缺。近年来农村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日趋严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正式
f金融机构网点萎缩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以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大幅度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入世后,为迎接外资银行挑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加快了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的步伐,推进以利润和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对一些规模小、盈利能力差的分支网点进行撤并,分流精简员工,提升经营层次。从1998年至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基层机构75585家,其中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占大半至2002年底,共有31,000多家地县以下基层经营网点被撤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