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探索“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和“因形分类、因类施教”
等汉字教学的新理念与新途径。通过这些方法,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
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晓逻辑、会思考,甚至实现以字养德。
这类教学实验,对完善汉字教育有积极意义。
加强汉字教育,除了不断创新汉字教学的方式方法,更重要的是提升全社会对汉字教育的重视程
度.我们要把汉字教育提升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只有这
样,才能让古老的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才能把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植根于一代代中国
人心中。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5月04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末民初,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作为中华文化根基的汉字提出了疑问,其中有人提出了“汉
字不灭,中国必亡”的观点。
B.20世纪80年代,仍有人认为“汉字行将就木”,“汉字落后汉字难学”“儿童识字有害”的
观点还有一定市场。
fC.在学习英语可以改变命运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下,一些人只重视英语的学习,汉字教育受到了直接冲击和削弱。D.古人认为汉字形神兼备,今人认为汉字是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因而提笔忘字的时候增多。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站在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度论述汉字教育的意义。B.文章从现象人手,列举清末以来质疑汉字的种种言论,强调汉字教育的必要性。C.文章运用对比论证法,将汉字与拼音文字作比较,突出汉字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D.文章围绕汉字教育问题,多角度进行分析,并具体指出汉字拼音教学法的优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它既能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这是拼音文字所不能相比的。B.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拼音教学方法,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优点也有缺点,不一定符合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C.近年来,根据“形、音、义”三要素和儿童擅长“形象记忆”的特点,形成了“从字形讲字义,从生活讲汉字”的汉字教学新理念。D.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生爱恋,甚至实现以字养德,一些汉字教育工作者正尝试把每个汉字的文化基因形象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