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分析
作者:包雪梅廖宜静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09期
摘要中国居民长期持续的低消费率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所存在的问题这一形态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而愈加严重。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地阐述了导致低消费的成因并对扩大消费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收入相关分析
伴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加深和GDP高速增长国民消费却一直处于低水平这是中国经济特有的一个现象。同时由于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各个金融市场并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扩大消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立足点。刺激内需扩大消费是根本举措目前已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组合的目标重点。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居民消费的措施但是收效并不明显消费率的降低在近几年甚至有加剧的趋势。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
1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消费率远低于世界水平
居民消费率是衡量居民消费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合理的居民消费率不仅有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也有利于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从居民消费方面来看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各时期情况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大大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居民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大多为80左右。世界银行关于各大洲26个代表性国家的数据显示19852003年间多数欧洲、北美洲国家以及拉美的阿根廷、巴西等国的平均消费率在7080之间非洲的埃及和南非消费率保持在80以上。而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大约要低1020个百分点。图1显示了中国与部分国家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对比情况可见即便与同是人口大国的印度相比较中国仍有较大差距。统计资料显示印度消费率绝大多数年份一直稳定在7778之间的较高水平最低为1995年的7467最高为1998年8031。而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不超过60比印度低近20个百分点左右。由此可见我国的高度增长是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拉动的消费需求远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
2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合理
1我国居民偏重于温饱型消费发展享受型消费不足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质需求的满足是一个收益递减的过程而精神需求的满足则是收益递增的过程。理想的消费比例应该是物质消费占30精神消费占70。但目前我国温饱型消费与发展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