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止氨气对空气的污染;②的做法对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有效防止氯气对空气的污染;④的做法中,铜丝可以活动,能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球收集
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气的污染,以上三种做法均符合“绿色化学”的做
法,而③的做法中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散发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做法。
答案:C
6.如图所示,向一定量的铁粉中加入一定体积12molL-1的硝酸并加热,待反应结束时,下列微粒
在体系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
①NO3-②Fe3+③H+④NO⑤NO2
B.①⑤
A.①
D.①②③⑤
C.②④⑤
解析:Fe与浓HNO3反应时,开始生成的还原产物是NO2,并且若铁少量时,还原产物只有NO2;当铁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2+,当HNO3过量时,氧化产物是Fe3+。因产物有硝酸盐,故溶液中一定还有NO-3。
答案:B
7.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与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气泡快慢: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
解析:浓度不同,两者反应的快慢不同,产生气泡的快慢也不同,A错;相同的铜,消耗HNO3的量
8分别为Cu~3HNO3稀,Cu~4HNO3浓,B对;铜与浓硝酸反应时生成红棕色的NO2,铜与稀硝酸反应时生
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
f最新教育教学资料精选
成无色的NO,C错;相同质量的Cu全部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D错。
答案:B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的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D.HNO3—→NO—→NO2,以上各步变化均能通过一步实现解析:A项中加入CuNO32固体后,Cu和H+、NO-3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
该项不正确。
答案:A
9.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B.H+、Fe2+、SO24-、NO-3
A.Na+、Mg2+、AlO2-、Br-
D.Ca2+、Al3+、NO3-、Cl-
C.K+、NH+4、CO32-、OH-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大量共存问题。A项中AlO2-水解呈碱性,可使Mg2+转化为MgOH2;B项中NO3-、H+构成了强氧化性条件可将Fe2+氧化;C项中NH+4与OH-可生成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D
10.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24-、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