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184、186、187团中学联合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表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
课题
备课人
应用
审核人
授课人
课标解读
与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
教材分析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应用。
在学习了算术平方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会用加值法估算无理数。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通过探寻规律,理解被开方数与它的算术平方根之间小数点位数移动的关系,为后续学习二次根式的化简埋下伏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1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2能用夹值法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教学3通过拼图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解决裁纸的实际问题,认识目标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估算意识,感受逼近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
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重点
会用夹值法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
夹值法及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
难点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多媒体课件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设计
活动一:复习回顾,引入新知
1什么是算术平方根?
2判断下列各数有没有算术平方根?如果有,请求出它们的算术平方
根。
36,009,25,0,32,2
121
3你知道2有多大吗?希望能通过本课的学习,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不仅关注学生解题答案,还要以追问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及两个非负性。活动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我们已经知道:正数x满足x2a,则称x是a的算术平方根。当a
恰是一个数的平方数时,我们已经能求出它的算术平方根了,例如,
45二次备课记录
f164;但当a不是一个数的平方根时,它的算术平方根又该怎样
求呢?探究1:怎样用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图1
图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后研究成果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可能出现两种设计图,如图2在交流展示环节中推举代表进行展示。(2)大正方形的面积、对角线长、边长分别为多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从易到难确定大正方形的面积、对角线长、边长,确定研究重难点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师生共同总结,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到这个问题与“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面积”是互逆的,问题的实质就是求2的算术平方根。
(3)教材第41页探究:2有多大呢?
①2是整数吗?如果不是,你知道2在哪两个相邻整数范围内
吗?
②能使2的取值范围更加精确吗?
③你能算出2的近似值吗?
学生独立思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