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以《屈原》为代表的抗战时期六个历史剧;郭沫若剧作思想主题;“屈原”悲剧人物形象的塑造;郭沫若历史剧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第三节夏衍代表作《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剧作的内容;夏衍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主要特征;夏衍对现代话剧创作的贡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大纲当代部分
课程编号:0110108
总学时数:80课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8
f本课程是给中文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应使同学全面了解1949年至今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在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与文学创作等方面的总体状况和重要的作家作品。
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基本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过程及基本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历史的和美学的角度认识和评价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家作品;对于重要的作家,应能全面了解其创作概况及文学史地位;对于重要作品,应能对其思想艺术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应能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作出归纳与总结。
二、教学内容、要点与课时安排
第一章19491976年间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6课时)
第一节50、60年代的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三次文代会的召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反右”斗争及文艺政策的调整;“左”倾思潮的升级及对文学事业造成的损害。
第二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艺思潮
“四人帮”的《纪要》及“文艺黑线专政论”、“从路线出发”、“主题先行”、“三突出”等原则的规定;八个“样板戏”及《虹南作战史》;主流文学之外的两类文学:不愿完全遵从政治之命的文学《万山红遍》等;“地下文学”《第二次握手》、《秋歌》等和“天安门诗歌”。
第二章50、60年代小说(4课时)
第一节50、60年代小说概述
50、60年代小说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潮,历史题材小说《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岩》等以反映民主革命为主,反映现实的小说包括农村题材的《登记》、干预现实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以及表现人情的《红豆》等;十七年小说的成就和缺失。
第二节柳青、梁斌、杨沫
柳青的生平和创作;《创业史》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局限。梁斌的生平和创作;《红旗谱》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局限。杨沫的生平和创作;《青春之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局限。
第三节《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小说
“双百方针”对小说的影响;《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