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要有大气量
古人曰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意志据守一隅,凡小人者,思想方法狭窄。妒忌心强,其感情一定是很低劣的。这类人一般缺乏同情心,看人看事往往是一叶障目,自尊心过强吃一点亏就耿耿于怀以牙还牙,总想报复他人。这样气量狭小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好人缘,也就不会成就什么大业。三国时东吴有一个叫张昭的老臣,虽然在孙策时期得到过重用,但他最终因为自己气量狭隘而未能拜相。有一次孙权大宴群臣,让诸葛恪给大家敬酒。诸葛恪就给大臣们一一敬酒,敬到张昭面前时张昭已经醉了,就推辞不肯喝。诸葛恪仍劝他再喝一杯,张昭不高兴地说这哪里是尊敬老人!”孙权故意给诸葛恪出难题说:“看你能不能让张公理屈辞穷地把酒饮下,不然这杯酒你就得喝了。”于是,诸葛恪对张昭说:“过去师尚父九十岁还能披坚执锐,领兵作战,不言自己已老。现在,带兵打仗,请您在后,而喝酒吃饭,请您在前这怎么能说是不敬老呢张昭无话可说,只能把酒喝了下去,但是从此就忌恨上了诸葛恪。因为气量狭小,张昭很难和别人搞好关系。自甘宁降东吴以后,急于立功,于是请求讨伐黄祖、刘表。孙权觉得可行,准备实施。张昭却不同意甘宁很不高兴,反唇相讥道:“国家以萧何之任付君君屠守而扰乱,奚以希慕古人乎孙权看到
f这种情形,赶紧劝说道:“兴霸今年兴讨,决意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孙权虽然为二人解了围,但明显地站到了甘宁一边。另外,从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实际上,东吴众将不服张昭。后来,孙权果然任命甘宁为先锋讨伐黄祖并大获全胜。张昭之所以不能为相,还由于他的自大。张昭虽为东吴重臣,其实他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和特殊本领,有时还看不起人。东吴有大才者一是周瑜,二是鲁肃而他却不把鲁肃放在眼里,他说鲁肃虽然有点才华,可是不够谦逊,而且年纪太轻,处世经验不足,难堪大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秋曹操芈教万大军南下企图夺取江东众武将欲战,而以张昭为代表的文官却欲降。幸亏周瑜和鲁肃坚持,才在赤壁之打中战了曹操。除了直言忠谏外,在其他方面恐怕张昭没什么才能而且他因为气量小,处理不好与同僚的关系,也不能以德服人,所以若是件他为相,东美上下必会离心四分五裂,所以他到最后也没能拜相。像张昭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为数不少。我们不能像张昭一样气量狭小若是遇到这种人也不能和他斗气。应该以柔忍之术巧妙地避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