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减负”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宋韶花魏海源来源:《甘肃教育》2014年第17期
〔关键词〕减负;观念;高效课堂;自我评价〔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4)1700740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了为学生减负,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新课程学习以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个性为宗旨,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为目标。下面就如何在“减负”背景下打造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学法”与“教法”的整合新课标提出“教法”必须适应“学法”,“教法”必须为“学法”服务,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我们在这个基础上,重视“学法”与“教法”的整合实施,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自主”性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价值。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减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点。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难。它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学习式。二、课堂中师与生是平等的互惠的教学只有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氛围,正是这种双边活动的有力体现,它能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师生之间还要注意彼此情感交流,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对教学而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建构,它不仅是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由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因此教学是师生平等互惠的关系。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创设质疑氛围。“学贵有思,思贵有疑。”凡是有撞击学生智慧火花之处,教师总要想方设法提供其闪光的机会,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质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