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粮食与食品工业》09年第三期王震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小麦加工事业部(北京100005
挂面又称卷面、筒子面,是以小麦粉为原料(或添加适量食用盐、食用碱),经加水和面、熟化、压延、切条、悬挂脱水等工序加工而成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的千面条制品。中国是制面技术的发源地,已经有2000余年的历史。中国的挂面生产技术在东汉时期传往日本,在元代(公元”世纪)经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传往欧洲,以后逐渐传往世界各地。中国人喜欢吃面,面条更是北方居民的主食之一,在人们的食品消费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也是国家关注的基本食品之一。通过对我国挂面行业的产业发展及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中粮集团挂面业务战略发展之路径。我国挂面产业发展
我国挂面问世始于汉代,在明、清年代已日趋普遍.到现代挂面已经成为人们主食之一,在困难时期挂面还曾是老人、病人、孕妇等食期的挂面生产是由手工制作,通过自然晾晒而成,直到现在一些地区仍采用这种传统的手工方式生产,其中一些产品品质超群,如四川的中江挂面、河南的牛记空心挂面、陕西的岐山挂面、河北的藁城宫面等,代表着传统的挂面精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民间作坊式产品因其生产规模小、产量低、劳动强度大等原因而难以成为主流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制作.我国现代挂面生产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以前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挂面设备主要采用中、高温隧道式烘干工艺,产品质量较难保证,以生产传统的低档挂面为主,大多数企业是粮食系统所属的国营企业,产品大多在企业所处行政区域的粮店销售。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国先后从日本引进了50多套先进的挂面生产线,低温索道式烘千工艺得以迅速推广,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使用进口的打捆机、计量机、包装机等设备后,塑料包装开始广泛采用,打破了过去纸包装的一统天下了使我国的挂面技术实现了一次新飞跃。这一时期国营企业逐步退出霸主地位,民营企业异军突起,出现了年产挂面超过万吨的企业。一部分挂面企业的产品开始冲出本地域销往外地。第三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突出功能性、营养性的中高档
f挂面花色品种进人市场,民营及股份制企业成为行业主力军,实力强大企业的产品已经遍布全国各地.2我国挂面行业分析2.1行业现状分析
我国挂面行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许多挂面厂与面粉厂互为一体,很多面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