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初三语文讲学稿
中考专题复习之文言文句子翻译
编写者:张利哲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中的例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2利用掌握的方法学会课外的文言语句的翻译。3落实《考试说明》“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力”的训练,集中训练文言句子翻译的能力。★学而思★
一、课标导学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风格不变”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翻译的基本原则
1.三字要领:“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首先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走样,,不漏译,不错译;继之要求译文明白通畅,无语病;进而要求译文用词造句考究,有一定的文采。
2.一句要求: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
从中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尤其在关键词句的理解表达上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灵活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直译、意译。
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留、删、换、调、补、贯。
f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初三语文讲学稿
二、温故知新
范例演示,翻译下列例句并且要归纳出各句的特点。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6、诸葛孔明者,卧龙也。7、怅恨久之。8、夫战,勇气也。9、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0、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策之不以其道。1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13、忌不自信。1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5、马之千里者16、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17、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