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护士干货分享】糖尿病知识问答
Q: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不吃饭血糖还高?A:一些患者连续几餐不吃饭,但发现血糖值还是很高,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事实上采用这种方法治疗是不可取和不科学的。当患者连续几餐不吃饭时,人体会分泌大量升高血糖的激素,使储存的肝糖原、肌糖原分解,同时促进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以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的不足,维持人体能量供应。由此可见不吃饭不但会出现反应性高血糖,影响人体供能,使抵抗力下降,还会加重糖尿病病情,甚至发生危及生命的酮症酸中毒。Q:如何避免低血糖的发生?A:低血糖的危害是快速而危及生命的,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虽然是常见的并发症,但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以下预防措施是针对引起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提出的。1.使用胰岛素者,请做好饮食与胰岛素的配合,用药后延误进食或摄入不足都应避免。2.不能以酒代替主食,更应避免过量饮酒而不进主食。3.每次注射胰岛素前都应仔细核对剂量,避免超量用药等错误。4.老年患者应避免长效磺脲药过量,应按照医嘱慎重加减药量。5.运动后宜适当加餐,运动量应尽可能恒定,并注意运动时间的选择。6.外出旅游或感冒等特殊时期相应增加血糖检测次数。Q:糖尿病病人如何选择适合的运动?A:运动适宜于轻度及中度II型糖尿病及病情稳定的Ⅰ型糖尿病。中老年患者主要
f进行轻度的运动项目,有步行、下楼梯、广播体操、平地踏自行车。运动时如空腹易发生低血糖,餐后立即运动影响消化吸收,主张餐后1小时较合适,有利于餐后血糖的下降。每次运动前都要有510分钟准备活动。运动2030分钟,保持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0。运动即将结束时,不要突然终止,需10分钟左右的恢复运动,逐渐停止运动。运动要有规律,切忌不规律的运动。若以糖代谢为目的,每周运动不得少于3次。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有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较严重的眼底病变、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则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运动。Q:糖尿病肾病怎样治疗?A:早期发现:1型患病五年以上和2型糖尿病病友至少每年检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控制血糖:首要治疗措施。美国历时10年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糖使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下降50%控制血压:避免使糖尿病肾病进一步恶化。1型糖尿病病友如在肾病早期控制血压可将晚期肾功能衰竭的发展延缓1020年以上。限制蛋白质摄入、进食优质蛋白:减少肾脏负担。但限制并非禁止。适量进食优质蛋白(鱼、瘦肉、鸡蛋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