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习中去。9.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审题。(四)预期目标:1、知识目标:(1)加强对学生进行方位、以及数的概念教学,(2)合理进行加、减法计算,合理安排“用数学”的教学,增加开放性问题。(3)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4)加强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5)结合本册数学知识,加强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2、能力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1)在概念教学上,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概括能力。(2)在简单计算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情感目标: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做到耐心、细致的了解学生、
f亲近孩子,多观察、多交流,多帮助他们排除一切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不但在学习上多关心他们,在生活上也应该多帮助,是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六、全册课时安排:一、位置(4课时)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例13课时左右例24课时左右例3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四、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读数写数2课时左右数的顺序比较大3课时左右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五、人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