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衰老的原因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年第4期第29卷综述作者:符移才金锡鹏单位:上海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皮肤生理毒理研究室,上海200032
关键词:皮肤衰老;自然衰老;分子生物学机制摘要:皮肤衰老是机体衰老的重要外在表现之一,已引起老年学和皮肤科学的重视。体外的皮肤细胞衰老可部分反映机体皮肤老化状况。同时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在皮肤衰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同真皮成纤维细胞一样日益受到关注。加速有关皮肤衰老的研究可为阐明皮肤衰老机制、为老年皮肤病学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和皮肤疾病的防治。
中图分类号:R334+5;Q25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4963200004Ski
agi
ga
dagi
gofcells
衰老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所有个体都将发生的功能性和器质性衰退的渐进过程。这种退行性变化可归因于内源性基因调控和个体反复暴露于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的综合作用
f的结果1。人们对系统器官方面的衰老表象研究较多,已引起老年学研究工作者的重视。有关皮肤衰老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和细致。本文就皮肤衰老和细胞衰老有关问题进行如下综述。1皮肤衰老衰老是指机体器官对环境改变适应性随年岁增长逐渐下降,进而易患疾病或引起死亡。衰老部分是由机体预定的基因程序进行调控的;部分由内外:“磨损和消耗”所引起,同时表现于细胞和分子水平。皮肤可为研究衰老提供良好的场所,因为它浅表外露,有利于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研究机体的衰老12。皮肤衰老主要为自然衰老和光老化两种形式,所谓自然衰老i
tri
sicagi
g系指由于机体内在因素的作用主要为遗传因素引起,见于暴露部位和非暴露部位,明显特征为皱纹的出现和皮肤的松弛。而光老化photoagi
g则指皮肤衰老过程紫外线损害的积累,是自然老化和紫外线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皮肤暴露部位粗燥、皱纹加深加粗、结构异常、不规则性色素沉着、血管扩张、表皮角化不良、出现异常增殖、真皮弹力纤维变性及降解产物蓄积等23。由此可见,自然衰老与光老化有一定的差异。皮肤衰老表现为表皮更新减慢、屏障功能减弱、角质形成细胞活力下降、表皮受伤后修复能力减弱。具体而言,表
f皮厚度改变不明显,但角质层的屏障功能下降:表皮使用50%的氢氧化氨处理,则衰老皮肤产生小水疱为特征的初始反应时间缩短。表皮持续更新并维持机体与环境联系,以保持机体结构的完整。在完整的表皮,基底角质形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