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和柴油使用量都在增加,农村的用电量从2005年到2008年上升了8亿千万时,增长率为2204。农用柴油使用量从2005年的997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1102万吨,增长率为1053。农村使用量逐年增加,而用于农村的能源却在下降,导致能源储量减少。若不注重能源的节约使用和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会使得农村的能源严重短缺,也不利于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四)森林资源丰富,土地受灾面积增大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26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89。有林地面积1919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
f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19,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但如今黑龙江省森林资源长期处于采育失调局面,林分质量下降,林业建设水平较低,造成森林分布不均,功能不齐全,结构不合理。加上局部地区集中过量采伐,毁林开荒、乱砍滥伐、陡坡种植,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功能大大降低。近年来,森林覆盖率逐年有所增加,但森林幼、中龄林所占比重较大,成、过熟林相对较少,结构失衡和功能退化的局面未能改变。黑龙江省土地受灾面积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受灾面积中除涝的效果好、治理水土流失比较差。易涝面积的增长速度小,从428万公顷增加到4464,增加了184万公顷,增长率仅为430;除涝面积也在逐年上升2000年到2008年的增长率为532;水土流失面积没有逐年增加,而是在2006年开始增加,到2008年达13782万公顷;2000年到2008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比重分别为24、268、294、307、309、315、424,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治理效果差。总之,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总量受到严重威胁。二、黑龙江省农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一)用养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对粮食生产战略致力于扩大种植面积,导致未利用土地严重减少,现今应注重粮食单产的提高,即改良中低产量的生产地。经省土地管理局的土地调查:2006年全省耕地总面积
f为11733万公顷,按原等级比例算,高产田3086万公顷,中产田7110万公顷,低产田1537万公顷,中低产田相加为8647万公顷。这些数据表明:黑龙江省7370以上耕地的粮食生产产量还比较低,增加粮食产量的潜力仍很大。实践证明,没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及较高的肥料投入以及集约化农作技术就不可能保证持续稳定的高产,农田土壤有机质每年都在矿化释放养分,必须随时补充,保证有机质和地力的平衡。因此,将土地用养结合,增加土地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