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误区与对策通用版一、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存在的误区(一)小组成员的组成太过随意随着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学习,大家逐渐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大部分教师都在自己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践行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新模式。但是,大家只学到了合作学习的表面,很少有教师认识到小组的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搭配问题,大部分教师为了方便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会把前后两排的学生或者同桌、邻座这样的同学组成一个小组。学生的座次一般是按照学生的个子高矮来安排的,这样的组合方式随意性太强,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和更深层次的交流。一个成功的小组合作应该有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进行组织,要有思维活跃、见解独特、逻辑性强的学生来引导小组思考,要有自律性强、包容性好的学生来等待别人先发言等,所以,为了讨论方便而随意组合的小组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二)教师选择的问题太过随意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适合小组讨论交流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到底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呢?这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都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只有学生在遇到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分歧的时候,他们才会想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才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但是,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少教师会考虑到这一点,数学课堂缺少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主要是为了迎合小组合作而设定的,只是一些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毫无探究的意义。还有些问题根本不用进行讨论学生就可以解决,但是教师根本无视学生举起的一双双小手,坚持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既浪费时间,又使学生感到无趣,丧失对合作学习的兴趣。(三)小组合作的过程太过随意要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应该制定小组合作的计划和步骤,小
f组成员之间要有明确的分工,小组内还要制定一定的规则,有了这些前提条件,合作学习才能顺利进行。但是,反观我们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一提出问题,根本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小组就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在整个讨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只想着得到别人的关注,所以,看似小组成员之间讨论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各说各话,达不成共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