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具有一些优于传统活性污泥法的特征:①SBR工艺运行简单,基本实现无需搬运操作,进水、曝气、沉淀、排水、闲置五道程序可由一台小型的PLC实现程序控制,运行的程序也可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重新编排,使本来十分繁琐的操作变成全自动运行;②造价低,占地少,不设置一沉池、二沉池,没有污泥回流系统,多数情况下也可不设调节池,因此可减少占地,降低造价;③耐冲击负荷。污水逐渐进入池内,被池内的水缓慢稀释,污水与原池内的水的比例是逐渐提高的,所以耐水质变化的冲击;
f④出水水质好。池内水沉淀时是在水平流速为零的理想静止状态下沉淀,沉淀效果好。池内溶解氧值交替变化。沉淀排水时,溶解氧接近零,抑制了丝状菌的生长,污泥沉淀性能好;
⑤能耗低。由于池内溶解氧的交替变化,使溶解氧浓度梯度大,提高了氧的利用率。没有污泥回流系统,节省能耗,降低了运行费用;
⑥除磷脱氮。一个运行周期内,厌氧、兼氧、好氧交替变化,在一个池内实现了除磷脱氮。
随着SBR工艺的改进,目前SBR工艺变种有多种形式,比较典型的有连续进水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简称CASS法),间歇进水周期循环式活性污泥法(简称CAST法),间歇式循环曝气活性污泥法(简称ICEAS法),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相结合的活性污泥法(简称DAT-IAT法)[3],三池连体型前部连续曝气和后部交替曝气相结合的活性污泥法(简称UNITANK法)等,以上几种改进型的SBR工艺都各有其特点。
三、本课题研究内容
1设计资料
设计水量:设计污水量为58000m3d;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KZ取。
进出水水质:
表一污水厂设计进出水水质对照表
单位(mgL)COD
BOD5
SS
TN
TP
进水
350
290
400
35
5
出水
≤60
≤20
≤20
≤15
1
去除率(%)83
93
95
57
80
污水经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
级标准的B标准。
2设计任务
设计原始资料
f本次设计为河北省某镇污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厂初步设计和单项处理构筑物施工图设计。污水管道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管道水面标高为,污水厂平均地面标高为。达标后的水排入水体,受纳水体的最高水位为,最低水位为,常水位为。该地区月平均气温9℃,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22℃;年降水量720毫米,年蒸发量310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方,冬天偏冷干燥;夏季高温少雨。
设计任务详情①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确定。根据要求的处理水质、气候条件及受纳水体资料等来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流程。②污水处理构筑物计算。确定污水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