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物理新课堂教学设计几个问题的探讨
摘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课堂教学案例,分别对情境性物理问题的设计、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程序性教学流程的编制、主导性教师作用的发挥四个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旨在对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新课堂的教学设计以一定的启示和引领。关键词:情境性探究性程序性主导性
一、情境性物理问题的设计要润物无声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尽力提供具体化的学习情境,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认真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课堂教学时所提供的学习情境能够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亲身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各种原始素材进行分析、思考。几个力所做总功总功的计算课堂实录1:几个力所做总功的计算情景设置: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受到水平方向上相互垂直的拉力F13N和F24N的共同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了10m,试求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图1图2点拨: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个力做功的计算方法,那就可以先求出F1和F2的合力F(如图2),再求合力F所做的功,据力的合成的等效替代性,此功即为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解答:力F1、F2的合力FF12F223242N5N在合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l10m合力F做功WFl5×10J50J引申:如何计算上述过程中力F1所做的功?解答:W1F1lcosα3×10×cos530J18J引申:如何计算上述过程中力F2所做的功?解答:W2F2lcosβ4×10×cos370J32J观察:W、W1、W2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指出:WW1W2,此式表明几个力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做功的代数和,亦即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对此,物理学上可作严格的证明。总结:可见,计算几个力所做的总功,有两种方法。一是先求出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二是先求出各个力所做的功再求这些功的代数和。因方法二不涉及矢量运算,计算过程相对
1
f简便,故一般情况下都采用方法二。评析一个物体在互相垂直的两个力作用下的运动,是学生已经熟悉的物理情境,在此情境下,教者巧妙地将“合力所做的功等于各分力做功的代数和”的关系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