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取消了非抗震设计标准
16G1011
16G1011与11G1011主要修改页面与不同
11G1011
2016年9月1日起实施
P5、总说明3本图集标准构造详图的主要设计依据:增加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当依据的标准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使用。
P5、无GB183062015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总则P7、16G1011中、109条未有该内容;
1、0、9条中8款:注明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位置: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也应注明。
总则P7、11G1011中109条3款中的“当抗震设计时,也应注明以明确选用相应抗震的标准构造详图。”对应的8款未具体注明。
2.柱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P8、21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增加了214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注写:1、框架柱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面时,无需注明。2、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在层高表嵌固部位标高下使用双细线注明,并在层高表下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高。3、框架柱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但仍需考虑地下室顶板对上部结构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可在层高表地下室顶板高下使用双虚线注明,此时首层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及纵筋连接位置均按嵌固部位要求设置。
P8、无具体要求
zzzzzzzzzzzzzzzzzzzzzzzzz
f
双虚线地下室顶板(考虑实际存在嵌固作用时)双细线嵌固部位
22列表注写方式P8、222中1款,柱编号,表222中原“框支柱KZZ”改写为“转换柱ZHZ”其他编号不变。(以下各条均同该条)右栏第二行:“框支柱”更正为“转换柱”。P9、222条3款中,强调了“芯柱中心应与柱中心重合”
P9、222条4款中,明确用了“对于采用非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必须每侧均注写中部筋”的要求。P11、224柱平法施工图列表注写方式示例,左侧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注4,
P8为KZZ
P9未明确强调P9未明确P11、只注明嵌固部位在0030
(主要明确了用嵌固部位不在地下室顶板时,存在嵌固作用时,首层也按嵌固部位要求加密和确定终为连接墙。)
柱表右下角备注“○3x○B轴”更正为“○5x○C轴”
23截面注写方式P12、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柱平法施工图示例:左侧结构层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嵌固层与首层同上列表法。P65注:
P12同上P61注:
P65
P61
zzzz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