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动机,激发求知欲,扩展学生思路。例如,在讲到“法律的特征”时,问:陈良宇案说明了什么?课堂里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有的同学说,陈良宇忘记了党的宗旨;有的同学说陈良宇忘记了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等,当然也有一些过激的言论,如我国存在严重的腐败现象等。对于这些不同的想法,教师都要积极鼓励,及时引导,热情支持,使学生思维得到升华。而对一些过激的言论,教师一方面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地帮助学生加以分析。通过求异,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育。(2)鼓励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创设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维。引发师生之间的争鸣,培养学生的求索精神。例如:在“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教学中,有个学生阅读到“县级及其
3
f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这一内容时,联系到本地正选举人大代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为什么选民只能对限定的几个侯选人投票选举呢?假如该侯选人不是人们了解的、信得过的代表,也只得投票吗?这能说是公平选举吗?等等。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虽说所提问题显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这足以说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是用心地思考了,这本身便是一种成绩,是“学思结合”的体现。这样的阅读质疑,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明辨是非,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政治素养。
这就告诉我们,对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能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思维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创新热情。
四、优化考试方法,提高学生迎考的主动性不少教师也在探索新的思想政治课考试方法,如把笔试、口试、行为评价结合起来,或者采取知识考试加小论文、社会调查、发言稿等方式。这些形式初步体现了知识、能力、觉悟相统一的教学原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迎考的主动性,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总之,改革课堂教学的结构和优化教学方式可以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与学习方法,使教师更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势的重要,也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的内容切实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会求知,从而具备终身学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