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然后才能正确比较出两种情况下机械效率的大小.
4.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老师演示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这样做的目的是()
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C.便于正确理解力臂【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B.便于同学们观察实验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
f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由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所以这样做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力臂的正确认识,故C正确.5.如图,小明分别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沙桶从1楼地面缓慢地提到2楼地面,用甲滑轮
所做的功为W1,机械效率为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率为W2,机械效率为2,若不计绳
重与摩擦,则()
A.W1<W2,η1>η2BW1W2,η1<η2
C.W1>W21<2D.W1W212
【答案】A【解析】因为用甲、乙两滑轮把同一桶沙从一楼地面提到二楼地面,所以两种情况的有用
功相同;根据η=W有可知:当有用功一定时,利用机械时做的额外功越少,则总功越W总
少,机械效率越高。而乙滑轮是动滑轮所以利用乙滑轮做的额外功多则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即W1W2η1η2故选C6.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起重G320N的物体,整个装置静止时,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F200N,则动滑轮自身重力是(绳重及摩擦不计)
A.120NB.80N
fC.60ND.无法计算【答案】B【解析】【详解】由图可知,
2,由题知,G物320N,F200N,
∵不考虑绳重和摩擦,
,
即:
,
∴动滑轮重:G轮80N.
7.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如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绳与轮之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A.0s~1s内,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于10NB.1s~2s内,物体在做加速运动C.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333【答案】C【解析】【详解】(1)由图乙可知在01s内拉力F=30N取动滑轮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G动向上的支持力F支及三根绳子向上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地面对重物的支持力F支=GF′=G3F拉G动=100N3×30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