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同老师的交流变多了,日常学习的投入更深了,同时课堂教学的模式让他们更喜欢,学业的评价又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成功感,所以校本课程让学生充满着兴趣,促使着他们的进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能编书,还应具有课程开发能力,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为教师提供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空间,并促进其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全面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促进了学校的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可以肯定校本课程的实施所起的作用是重大的,同时也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的思考:2.1,对学生的思考:校本课程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体现重过程、重应用、重参与的要求,减少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在评价过程中除注意教师的评估策略外,强化了学生的互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互评起到相互竞争、相互激励、相互提高的作用,减少教师的权威评判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也真是这种评价方式,学生一些非常规表现给我们教师带来不少困惑:2.1.1,在网络课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网络的开放性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自由,在网络中毫无目的的浏览,甚至于教师和教学内容不顾,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活动。2.1.2,大量的信息使其眼花缭乱,无从适应,走马观花,缺乏必要的资料收集能力。2.1.3,针对实际问题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与组织能力,甚至在对某些问题的阐述时,口无遮拦,信口雌黄。2.2,对教师的思考:2.2.1,校本课程作为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发与实施是当今时代的需要,必须满怀热情地投身进去。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魅力是热忱与智慧的结合”,只要每位老师热心对待学生的需求,热心对待教学中的感悟,热心关注时代的发展,积极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的变化,运用我们的智慧,一定能开发出具时代特色的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2.2.2,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学策略、转变评价方式。新课程本身在上述方面要求教师应适应当今的变化趋势,尤其校本课程的开发给教师的转变提供了机遇和可能。所以教师必须勇于实践,不断付出,也正是这些付出,才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老师充满着永恒的兴趣和永远的爱戴,真正地实现信其师、从其道。2.2.3,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向综合型转变。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及庞杂学识为基础,尤其是在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综合性知识才能为学生作好正确的引导与评价。2.3,对学校领导的思考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